今年全市公安隊伍教育整頓開展以來,清溪公安分局在認真開展教育整頓學習教育的同時,著眼工作實際,持續(xù)加大“全民反詐”宣傳活動,全力為群眾辦實事,守護好群眾的“錢袋子”。
反詐宣傳雖然取得一定成效,但還是有不少群眾上當受騙。值得注意的是,被騙受害人的年齡逐漸低齡化,已經降至10歲左右,被騙金額在數千到數萬元不等。
最近,清溪公安分局接到學生家長報警電話稱,家中的“神獸”玩游戲被騙了。
請各位家長認真細讀
近日,清溪一名11歲學生在家玩手機刷抖音。后見抖音視頻內有免費送“迷你世界”游戲的皮膚,于是其便聯(lián)系對方,按照對方提示用母親的手機先后添加進一個QQ群、微信群,隨后便在微信群以發(fā)群紅包的形式被騙了8400元。其母親發(fā)現后,遂報警。
▲事主轉賬記錄
這種詐騙手法的主要手段是:
打著“免費”的旗號,利用青少年單純的思維,以及在玩游戲方面不能、或不敢與家長溝通的弱點,誘導孩子借用或偷用家長手機進行轉賬操作。
如何才能躲過騙子的陷阱呢?
蜀黍帶你來識別幾種網游詐騙手段,這些常見的游戲詐騙套路你一定要知道!
1、代練升級法
手法解密:騙子在游戲中發(fā)布虛假廣告,稱可低價代練游戲角色等級或裝備,從而獲取玩家游戲密碼并要求玩家先行支付部分費用,等得到玩家匯款后立即將玩家的裝備、游戲幣洗劫一空,并立即消失。
2、低價售物法
手法解密:騙子在游戲中以低價銷售游戲幣或裝備、皮膚為名,讓玩家線下匯款,待收到錢款后立即消失。此類案件是網絡游戲詐騙中發(fā)案最高的一類。
3、買賣賬號法
手法解密:騙子以高價收購玩家高等級游戲賬號為名,并誘使玩家登陸釣魚網站或虛假交易網站進行交易,從而獲取玩家銀行卡信息,并以各種理由讓玩家支付相關費用,或者直接轉走玩家銀行卡內錢財。
警察蜀黍提醒
1.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多與孩子交流溝通,將反詐防詐知識傳授給孩子,提高孩子的防騙能力,避免孩子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2.未成年人收到他人通過社交軟件發(fā)送涉及轉賬匯款或不明鏈接的信息后,要第一時間與家長或老師取得聯(lián)系。
3.建議家長給存在轉賬匯款功能的支付類APP設置應用鎖,不要輕易告訴子女登錄和支付密碼。
4.遭遇電信網絡詐騙要第一時間報警,并保存與對方聊天、轉賬等記錄的相關證據交由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