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0 月 10 日消息,據(jù)外媒 PC Mag 9 日報道,Neuralink 總裁兼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 Dongjin Seo 表示,公司有 1 萬人排隊等待將 N1 腦機接口芯片植入顱骨。截至目前,N1 已在 12 名臨床試驗患者身上完成植入,Seo 預計到年底這一數(shù)字將增至 25 人。
想?yún)⒓优R床試驗的人可以在線報名,報名者必須因頸椎脊髓損傷或 ALS (IT之家注:肌萎縮側索硬化,俗稱“漸凍癥”)導致手部功能有限或完全喪失。
馬斯克是 Neuralink 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Seo 負責公司的日常運營。Seo 表示,這 12 名植入患者平均每天使用 N1 芯片約 7.5 小時,其中有一名患者每周使用超過 100 小時,即每天約 14 小時。
報道認為,這名高頻使用者可能是 Neuralink 的首位患者 Noland Arbaugh。Arbaugh 在 7 月的一次采訪中說,他整天使用裝置處理電子郵件、網(wǎng)站編輯、撰寫文稿、研究、銀行業(yè)務、家務,作為成年人努力維持生活。
Seo 指出,“用戶意圖與系統(tǒng)反應之間的延遲大約比正常腦肌反應快 10 倍,計算機常比用戶預期更快”,他甚至開玩笑稱,Neuralink 患者可能憑借超人反應速度贏得奧運電競獎牌。
N1 芯片運行在 Neuralink 的 Telepathy 軟件平臺上。摩根士丹利表示,軟件通過裝置的電極讀取運動或語言的電信號,再將信息解碼并無線傳輸?shù)诫娔X上的 Neuralink 應用,由應用在屏幕上代替用戶執(zhí)行操作。
Seo 強調,公司硬件是與其他腦機接口公司最大的差異。公司開發(fā)的手術機器人可將裝置植入患者顱骨,這是侵入性手術,明顯不同于 Synchron 的微創(chuàng)方式。
摩根士丹利指出,Seo 表示公司從一開始就決定自行研發(fā)手術機器人,因為訓練有素的神經(jīng)外科醫(yī)生數(shù)量有限,如果 Neuralink 面向大眾,將會成為擴展的關鍵瓶頸。他還認為,Neuralink 最大優(yōu)勢在于深度垂直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