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青久草,四虎永久在线精品,二区免费视频,一级毛片在线直接观看,黄网在线免费观看,美女露全身永久免费网站,色婷婷六月桃花综合影院

文明東莞·2021大事件③|垃圾分類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城市文明展現新風尚

在茶山博頭村,生活垃圾分類引導員隊伍為村民開展垃圾分類引導服務;在高埗鎮(zhèn),垃圾分類示范路線讓市民在開心游玩之余還能增長知識;在大朗第一小學,因出色的垃圾分類工作,該校獲評“全國垃圾分類樣板學?!薄?/span>

2021年,東莞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在省住建廳組織開展的全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評估中名列前茅。

東莞持續(xù)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全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體系逐步完善,垃圾分類示范社區(qū)和示范小區(qū)建設成效明顯,垃圾分類宣傳走心、創(chuàng)新,深受群眾的歡迎。市民群眾的文明意識在宣傳中不斷得到提升,垃圾分類逐漸成為城市文明新風尚。

宣傳走心,垃圾分類觀念深入人心

從高埗鎮(zhèn)文化廣場,經中心西路,再到振興路,沿線設有生活垃圾分類宣教館、學校、公園、農貿市場、社區(qū)衛(wèi)生中心等公共機構垃圾分類示范點,把所有點位串聯起來,便是高埗鎮(zhèn)垃圾分類示范路線,市民群眾在開心游玩之余還能增長知識。

高埗城管聯合玉蘭女子城市執(zhí)法服務中隊的“小姐姐們”開展系列垃圾分類深度體驗式活動,讓居民深入全面地了解垃圾分類全鏈條建設成果和垃圾分類工作流程,認識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必要性,自覺養(yǎng)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共同建設美好生活環(huán)境。

今年1月,位于厚街社區(qū)鰲臺公園的厚街鎮(zhèn)生活垃圾分類主題宣教館正式對外開放,該宣教館共分展覽區(qū)、體驗區(qū)、課堂區(qū)和村民活動區(qū)4個功能區(qū)域,生動形象的展示,有趣的互動,展現了垃圾分類的全鏈條收運處理體系,吸引不少家長帶著小孩前來打卡。

為了提升市民群眾垃圾分類意識,東莞成立由市生活垃圾分類辦、市文明辦、市委網信辦聯合牽頭,各級各部門共同參與的東莞生活垃圾分類大宣傳機制,充分發(fā)動各級黨員、婦女、志愿者等力量,在全市范圍全面開展各種形式的宣傳活動。

開創(chuàng)“東莞生活垃圾分類‘五進’宣傳志愿服務活動”品牌,全力打造高流量事件帶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借力東莞籃球明星隊,打造東莞生活垃圾分類專屬代言IP,創(chuàng)作推出首批短視頻《不服來戰(zhàn)》,網絡播放量超120萬次……東莞全方位、立體式引導市民關注并有序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方式趣味、創(chuàng)新,深受市民群眾的歡迎,讓垃圾分類的觀念逐步深入人心。

進行“四分類”,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理

以前“一個桶”,現在“四個桶”;過去“減源頭”,而今“再利用”;曾經“嫌麻煩”,時下“好習慣”……市民群眾正在逐步養(yǎng)成垃圾分類的習慣。

茶山鎮(zhèn)博頭村不少村民一開始對垃圾分類也有較大抵觸情緒,該村使出妙招,實現了村民從“不愿分”到“樂意分”的思想轉變。

博頭村組建了生活垃圾分類引導員隊伍,分時段駐點于村里的分類垃圾亭,為居民提供分類引導服務。博頭村還實行垃圾分類積分兌換制度,進一步增強了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垃圾分類引導員在東莞多個地方存在,他們就如同守門員,引導市民群眾正確認識垃圾“四分類”的重要性,掌握生活垃圾正確分類投放的小技能。

記者從市生活垃圾分類辦獲悉,2021年以來,東莞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體系,目前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實行“四分類”,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及其他垃圾,分別對應藍色、紅色、綠色和黑色收集容器,基本形成了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理模式。

對于廚余垃圾,東莞建立“集中與分散相結合”處理鏈條,建有麻涌、市區(qū)兩座餐廚垃圾集中處理廠,8座廚余垃圾就地處理設備。對于有害垃圾,東莞建立了“鎮(zhèn)收集、市運輸處置鏈條”,目前全市已建成693個有害垃圾投放箱房。對于可回收物,東莞建立“培育龍頭、規(guī)范市場”鏈條,已建成1353個可回收物便民交售點,推動可回收物回收增量和其他垃圾末端處理減量。對于其他垃圾,建立“無害化、減量化”處理鏈條,東莞現有其他垃圾運輸車輛約531輛,建有五座環(huán)保熱電廠,焚燒能力達14250噸/日,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成效明顯,垃圾分類漸成文明新風尚

垃圾分類對推動綠色發(fā)展,建設美麗東莞,夯實城市文明之基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循序漸進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人自覺養(yǎng)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在建成分類體系的基礎上,東莞實現城區(qū)232家公共機構垃圾分類全覆蓋,并在全市建成一批垃圾分類示范片區(qū)。

2021年,松山湖、濱海灣、莞城街道、東城街道、南城街道、萬江街道,以及茶山、清溪、鳳崗、謝崗、高埗、橫瀝、道滘的鎮(zhèn)區(qū)范圍,基本建成垃圾分類示范片區(qū)。

在橫瀝鎮(zhèn),作為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qū)的山廈村100%區(qū)域實行生活垃圾分類。山廈村合理設置多個生活垃圾分類亭,配置適量的四分類生活垃圾收集容器,還設置了可回收物便民交售點,基本完善了生活垃圾分類基礎設施設備。

“實行垃圾分類,剛開始多少有點不太適應,但眼看著環(huán)境越來越好,也就理解了。”山廈村村民張小姐說,村里通過不斷的宣傳和推廣,帶動家庭積極參與垃圾分類,提升村民的垃圾分類意識。

走在位于東城街道的萬科·中天城市花園,時不時能看到居民拎著兩三個垃圾袋,熟練地將不同類別的垃圾投放到相應的分類垃圾桶里。

墻體、電梯間,隨處可見垃圾分類宣傳標語;分類亭里,分類垃圾桶擺放整齊,指引牌詳細介紹垃圾如何分類,還有語音播報提醒居民做好垃圾分類工作。

目前,全市已創(chuàng)建79個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社區(qū)和566個垃圾分類示范小區(qū),結合“千點示范工程”,共打造1400個垃圾分類示范點。

垃圾分類關系著市民群眾的生活環(huán)境,也是城市文明水平的重要體現。接下來,東莞將持續(xù)鞏固提升“3+3”垃圾分類全覆蓋效果,28個鎮(zhèn)實現“1+1”示范片區(qū)垃圾分類全覆蓋,持續(xù)開展“千點示范工程”,引導市民群眾從我做起開展垃圾分類,使垃圾分類理念成為一種自覺行為,讓垃圾分類成為全社會的新風尚,開啟更加美好的綠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