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社論委員會,社論委員會由一群觀點基于專業(yè)知識、研究、辯論和某些長期價值觀的評論記者組成,獨立于新聞編輯部。
上月,特朗普總統為購買其加密貨幣最多的客戶舉辦了一場盛大晚宴,最大買家是企業(yè)家賈斯汀·孫(Justin Sun,孫宇晨),他在“\$Trump幣”上投入了超過4000萬美元。孫之所以期待這筆投資能獲得回報,是有充分理由的。他此前曾在特朗普的另一個加密貨幣項目上投資了7500萬美元——而在特朗普政府今年1月上任后不久,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就暫停了針對他的加密貨幣欺詐訴訟。
這一信息已經足夠明顯:讓特朗普變得更富有的人,往往能定期從他所掌控的政府獲得有利的待遇。
加密貨幣行業(yè)或許是特朗普第二任期“腐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縮影。他和家族成員通過發(fā)行和銷售加密貨幣項目直接獲益,每當有新投資者買入,他們即可抽取分成——無論代幣價格后續(xù)是否下跌、投資者是否虧損,特朗普家族依然能從持續(xù)的交易中源源不斷獲得傭金。以加密資產行業(yè)的專業(yè)標準衡量,這種“代幣經濟”本質上更像是為特定權貴量身定制的資金池,投資人與實際價值收益脫鉤,利益高度依賴權力網絡的加持。根據《福布斯》雜志估算,僅過去九個月,特朗普家族借助加密貨幣項目已經獲利約10億美元,占其最新凈資產的六分之一左右。
僅在數年前,特朗普還曾對加密貨幣極為警惕,稱其“可能是一場潛在的災難”,并將其比作“毒品交易和其他非法活動”。然而,自從他及家人成為市場上的主要玩家后,他的擔憂似乎已經煙消云散。他關閉了司法部打擊加密貨幣非法用途的專案小組,為認罪的加密貨幣高管赦罪,其政府還終止了對加密公司聯邦層面的調查。他廢除了針對逃稅加密用戶的國稅局新規(guī)。
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的自我斂財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腐敗。尚無證據顯示特朗普收受過直接賄賂,也不清楚他是否為現金而作出過明確的政策交換。
然而,他主導的,卻是一種腐敗文化。他與家人創(chuàng)造了多種讓他人“投桃報李”的方式——而政府政策也就會以利于那些讓特朗普家族獲利者的方向調整。
很多時候,特朗普甚至不屑于掩飾這一切。正如歷史學家馬修·達萊克(Matthew Dallek)最近所說:“特朗普是現代美國最公然腐敗的國家級政治人物,而他對這種腐敗的坦率展現本身就是前所未有的?!彼詾榘恋呢澙?,在他眼中象征著成功和精明。
這種文化,是特朗普更大圖景下削弱美國民主、將聯邦政府變?yōu)閭€人附屬品行動的一部分。他已將美國人民的利益置于一邊,轉而優(yōu)先考慮自身利益。他的做法進一步削弱了本已脆弱的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利用人民的權力為個人謀利,也讓這種權力失去了任何其他正當用途的價值。他玷污了美國的聲譽——這個國家長期以來因法治帶來經濟與金融市場的信心而獨樹一幟。這個國家以前并不以行政腐敗聞名。
在特朗普首個任期,他經常利用總統權力為自己謀利。他在自家酒店舉辦政府活動,他的家族企業(yè)持續(xù)與外國政府做生意,明顯違反了憲法禁止總統從外國領導人處獲益的規(guī)定。但這些對道德規(guī)范的侵蝕,如今看來,只是第二任“盛大演出”的彩排。鑒于影響之大,我們認為有必要回顧、記錄他四個月前就任以來的各種自利行為:
當政府官員在中東進行復雜談判時,特朗普本人及家族卻在該地區(qū)達成了數十億美元的商業(yè)協議。特朗普集團目前在卡塔爾、沙特、阿曼和阿聯酋有六個房地產項目。公司還與卡塔爾政府達成協議,將興建高爾夫球場和海濱別墅,預計帶來數百萬美元的收入。特朗普最近宣布,卡塔爾向美國捐贈了一架價值約2億美元的波音747-8飛機,用作更豪華的“空軍一號”,未來可轉為其總統圖書館專機。對于這一切,他毫不掩飾對卡塔爾的“特殊待遇”。特朗普在多哈宣稱:“我們將保護這個國家,這里有特殊的王室,是個特別的地方?!?/p>
在首任期,討好特朗普的人可以在他華盛頓的酒店點杯酒、吃頓飯、住上一晚,如今則可以花費50萬美元加入小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Jr.)即將在喬治敦開設的私人俱樂部“Executive Branch”。該俱樂部創(chuàng)始成員包括加密貨幣企業(yè)家溫克萊沃斯兄弟(Cameron & Tyler Winklevoss),他們的公司曾被美國證監(jiān)會起訴,但在特朗普政府上臺后訴訟被擱置。
在與越南政府磋商以降低對越出口產品加征的關稅之際,越南方面則為特朗普家族在河內郊外興建的15億美元高爾夫球綜合體及在胡志明市的特朗普大廈大開綠燈。越方在致美方的信函中寫道,這一房地產項目需“加快審批進程”,理由是“獲得了特朗普政府和總統個人的特別關注”。
塞爾維亞官員為推進貝爾格萊德特朗普國際酒店項目,偽造文件以允許拆除該地一處文保遺址。塞爾維亞反對黨領袖稱,這份偽造文件恰恰顯示了該國政府急于促成有利于特朗普的交易。
特朗普在包括橢圓形辦公室在內的多個場合,曾親自推動PGA巡回賽與沙特支持的LIV高爾夫聯賽合并,而LIV賽事頻繁在其球場舉辦。4月,LIV高爾夫向特朗普家族支付酬勞,以在佛州多拉爾的特朗普球場舉辦賽事。合并一旦完成,類似商業(yè)活動可能進一步增多。
右翼活動家伊麗莎白·法戈(Elizabeth Fago)今年4月以每人100萬美元的價格參加了特朗普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MAGA Inc.)的籌款晚宴。不足三周后,媒體報道稱,特朗普赦免了她的兒子保羅·瓦爾扎克(Paul Walczak),后者在2024年承認稅務犯罪。類似“政治捐贈換赦免”的例子并不罕見,凡是為特朗普提供過政治或經濟支持的人、或與其盟友有瓜葛的人都曾受益。
特朗普曾親自起訴受政府監(jiān)管的媒體公司,包括CBS/派拉蒙和ABC/迪士尼,并獲得數百萬美元的和解款。據稱,派拉蒙為避免事態(tài)擴大,提出以1500萬美元與特朗普就其對CBS的毫無根據的訴訟達成和解,否則特朗普政府將阻止其與Skydance Media的合并案。如今,特朗普提出的索賠金額已升至2500萬美元。
亞馬遜已同意支付4000萬美元,購買關于梅拉尼婭·特朗普的紀錄片版權——遠超業(yè)內通常水準。據悉,梅拉尼婭分成超70%。而亞馬遜在國防領域的云計算合同本身就足以構成“討好”特朗普的動機。
特朗普就職委員會共籌集了2.39億美元,主要來自大企業(yè)和商界領袖。該委員會的實際開支遠低于這一金額,剩余資金的用途幾乎沒有受到任何監(jiān)管。雖然歷任總統通常也不會用盡全部就職經費,但特朗普的籌資規(guī)模遠超以往。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最大的捐助者是一家名為Pilgrim’s Pride的雞肉加工公司,而它似乎已經從政府的有利政策中獲益。
人們向美國總統巨額輸送資金,動機不言自明:有人想獲益,有人只是不想得罪這個習慣“報復”的政府。無論哪種動機,本質上都是希望政府出臺有利于自己的政策,哪怕這損害美國公眾利益。
對于海外金主而言,他們未必通過競選捐款達成目的(聯邦法律禁止外國人向競選活動捐款),但喬治敦俱樂部會員費、加密基金則無此限制。特朗普加密公司投資人包括阿聯酋(投資20億美元),以及一家與????有聯系的小型科技公司,后者正購入高達3億美元的特朗普迷因幣。
我們能做什么?國會共和黨人原本擁有最大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來制衡特朗普,但如今他們大多緘默不語。這種沉默與過往形成鮮明對比——當年面對民主黨人的可疑行為,比如亨特·拜登借家族名義牟利、比爾·克林頓將“林肯臥室”作為換取政治捐款的工具,甚至對金主網開一面的總統赦免行為,曾遭到共和黨人嚴厲批評。而如今,特朗普家族在自利行為的頻率和程度上都遠超以往,卻鮮有黨內批評之聲。
法律補救措施似乎也有限。特朗普先生的司法部和其他機構已明確表示,他們不會調查他的盟友,更不用說他和他的家人了。即使是長期調查腐敗的努力也將受到阻礙。最高法院去年幾乎使得追究總統與其公務哪怕有絲毫關聯的行為的刑事責任成為不可能,這很可能也包括特朗普先生的自我致富行為。至于那些向特朗普先生進貢的人,他已明確表示,他愿意使用赦免權來保護他的盟友,無論他們的行為多么具有犯罪性質。
可悲的是,這使得選民成為了僅存的補救措施。追究特朗普先生腐敗文化責任的最大希望,在于喚起對此事的關注,并讓他的盟友為縱容這種文化付出政治代價。國會共和黨人顯然對此的某些方面感到不好意思。包括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南達科他州的約翰·圖恩和德克薩斯州的泰德·克魯茲在內的少數幾位共和黨人,對卡塔爾的飛機表示了擔憂。保守派播客主持人本·夏皮羅也是如此。他們都認識到,腐敗是一個政治弱點。
部分國會民主黨人也試圖聚焦于這一現象??的腋裰菝裰鼽h參議員克里斯·墨菲(Chris Murphy)近期在參議院演講時表示:“唐納德·特朗普正試圖讓全國人民麻木,接受‘政府就該這么運作’的錯覺——他覺得這一切是理所應當的,認為每位總統都該如此。實際上,政府從來不是這樣,而他只是在明目張膽地謀私?!钡裰鼽h人應當進一步揭示特朗普如何將本該屬于全體美國人民的聯邦權力轉為私利。
如果美國人對此一笑置之,只當“特朗普本就如此”,那么權力尋租就會被默認為常態(tài)。其他政客也會爭相效仿。最終,國家、社會乃至經濟都將遭受深遠損害。歷史上,腐敗成風往往導致經濟停滯、生活水平下滑。特朗普治下,美國正滑向這一斜坡。
《紐約時報》社論委員
《紐約時報》社論委員會由時報觀點部門(Times Opinion)的負責人組成,他們依靠調研、辯論和各自的專業(yè)知識,就重要議題形成共同立場。該委員會并不代表新聞編輯部或《紐約時報》整體發(fā)聲。相反,在時報觀點板塊眾聲喧嘩的背景下,社論委員會致力于基于經過時間考驗的機構價值觀,持續(xù)提供一致且獨立的世界觀。
委員會主張構建一個既自由又公正的世界,相信社會必須努力協調這兩種價值,才能獲得成功。長期以來,委員會一直支持由民主與資本主義推動自由與進步的國際自由秩序。但委員會也始終致力于防范這些體制的弊端,倡導誠實治理、公民權利、機會平等、地球健康,以及社會最弱勢群體的美好生活。
自1896年成立以來,委員會最為推崇的是阿道夫·奧克斯(Adolph Ochs)所稱的“理智良知的自由實踐”,堅信信息與觀點的無畏交流,是抵抗暴政、實現人類潛能的最有力途徑。
《紐約時報》觀點版主編凱瑟琳·金斯伯里(Kathleen Kingsbury)負責領導社論委員會。大衛(wèi)·萊昂哈特(David Leonhardt)是委員會的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