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評論員 紀平
近日,多位南京大學學生在社交平臺上發(fā)文稱,南京大學仙林校區(qū)第九食堂推出了帝王蟹、波士頓龍蝦等高檔海鮮,顯示標價為數(shù)十元到近千元不等,其中帝王蟹(4.2斤)標價為999元一只,長腳蟹(1.9斤)標價為348元一只,波士頓龍蝦(0.9-1斤)標價為158元一只。吸引了不少網(wǎng)友關注。


網(wǎng)絡截圖
11月4日,南京大學后勤服務集團發(fā)文回應稱,該校第九食堂某窗口在試營業(yè)期間,為進行宣傳推廣曾供應堪察加擬石蟹(俗稱“帝王蟹”)作為海鮮食材并售出。負責該窗口經(jīng)營的餐飲企業(yè)已對現(xiàn)有菜式供應進行調整。

999元吃一只“帝王蟹”,就市場價而言算是實惠,但對于大學生群體而言,絕對算是奢侈消費。據(jù)相關調查顯示,2025年中國大學生月均生活費約1744元,這一只蟹就吃掉了不少同學半個月的生活費。平時供應一元平價菜、免費湯的高校食堂,突然供應這樣的高端海鮮,引發(fā)了激烈爭論。
支持者認為,這是高校食堂“寵學生”的暖心舉措,南大曾有學生在“點菜”留言板上點了“帝王蟹”,食堂立刻就安排上,價格低于市場價,有條件的學生可以通過拼單“嘗鮮”,皆大歡喜;反對者則指出,高校食堂的責任是保障廣大師生的基本飲食需求,與其在奢侈食材上費心思,不如多開發(fā)價廉物美的菜品,讓更多普通學生受益。
帝王蟹雖然貴,但食堂愿意賣,學生愿意買,表面上看,是你情我愿的正常消費。但高校食堂并非普通餐館,而有著獨特的公益屬性。為確保高校食堂飯菜價格穩(wěn)定,降低學生的生活成本,讓他們安心學習,從國家到地方,都對公立高校食堂給予了相應的補貼,因此,大學食堂的飯菜價格通常低于校外餐廳。
這也就決定了,公立高校食堂必須保持公益普惠的底色,要把補貼用在“刀刃”上,將資源用在急需之處,而不是用于支撐像“帝王蟹”這樣的奢侈消費。即便部分高校食堂被外包給企業(yè)運營,其依托的仍是校園這一特殊的消費場景,理應符合校園服務的根本宗旨。
不可否認,如今的大學生活已今非昔比,不少學生不但家境殷實,也能通過社會實踐、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收等方式提升消費能力。對于有條件的學生而言,偶爾拼單吃一只999元的帝王蟹,確實算不上大事。但大學作為教育場所,對高端、奢侈消費必須保持審慎警惕,這不是要限制學生的個人消費自由,而是要遏制攀比與奢靡之風的滋生。
當食堂窗口陳列著近千元的帝王蟹,當“拼單吃蟹”成為校園流行,可能會給一些條件不好的學生帶來社交壓力,扭曲校園中本應樸素純粹的人際氛圍。
或許有學生會因為便宜帝王蟹下架而遺憾,甚至覺得反對的網(wǎng)友是在多管閑事。但大學并非與世隔絕的象牙塔,它是社會公共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良好道德風尚的引領者,既要尊重學生的個體選擇,也肩負著成風化人的使命。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理性消費、自省自律,大學生要培養(yǎng)這些優(yōu)秀品質,離不開校園環(huán)境的熏陶和引導。
南京大學及時通報并調整供應菜式,重新聚焦于實惠親民的餐食,必然也是意識到了“帝王蟹”與“大學食堂”格格不入,及時回應輿論關切,讓高校餐飲回歸本質。
高校食堂探索普惠+多元的服務路徑,初衷無疑是值得肯定的,但在探索過程中,不能忘記校園的本色,不能丟了公益的初心。一所大學的魅力,不在于能不能提供幾只實惠的“帝王蟹”,而在于其是否能讓每一個普通學生都感受到被關懷、被尊重。讓食堂回歸親民、普惠、溫暖的定位,才是對學子最真誠和恰當?shù)摹皩檺邸薄?/p>
                                        上一篇:隱性“二選一”也是“二選一”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