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時報報道 記者 倪浩】長期忽視甚至否認關稅會推高消費品價格的美國政府上周五出現令人意外的政策轉向。當地時間1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從美國東部時間11月13日起不再對部分農產品征收所謂“對等關稅”。路透社15日報道稱,受調整商品超過200余種,從橙子、巴西莓、辣椒粉到可可粉、食品生產用化學品、化肥等,此前許多品類在美國的價格同比漲幅已達兩位數。英國《金融時報》評論稱,此舉標志著特朗普政府激進關稅政策的重大回撤,并凸顯降低關稅可能為消費者帶來一定緩解,而提高關稅則可能導致價格上漲。
據悉,雖然行政令是當地時間14日發(fā)布的,但豁免措施可回溯至美東時間13日起生效,適用于美國政府今年4月對全球多國采取的所謂“對等關稅”。美國政府表示,鑒于其在貿易談判中取得的重大進展,這些關稅已不再必要。但《紐約時報》分析認為,關稅豁免背后顯然也受到白宮內外擔憂物價日益增長的影響。盡管特朗普曾承諾降低食品雜貨價格,但持續(xù)高企的通脹已拖累其支持率,而民眾對生活成本的憂慮也助推民主黨在本月的地方選舉中取得勝利。
根據報道,白宮官員曾討論過相關方案,對已簽署貿易協議的國家豁免相關產品關稅,但上周五晚公布的政策,豁免范圍擴大到了所有被采取所謂“對等關稅”的國家,產品豁免清單也超出預期。分析人士認為,白宮此舉承認了關稅從一開始就推高了物價的現實。關稅公告發(fā)布數小時后,在被問及關稅政策是否助長消費品價格時,特朗普承認:“我認為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有這種影響。”
根據最新公布的9月消費者價格指數,美國碎牛肉價格同比上漲近13%,牛排價格漲幅近17%。這兩類商品漲幅均為3年多來最大。另外,香蕉價格上漲約7%,番茄上漲1%??傮w上,9月份美國家庭消費食品成本同比上升了2.7%。《紐約時報》提到,今年企業(yè)對轉嫁成本的猶豫使關稅對商品價格影響相對有限,但近月更多成本已轉嫁消費者。商品通脹呈上升趨勢,且應稅商品價格漲幅顯著高于免稅商品。
除物價壓力外,《華爾街日報》報道稱,在11月的地方選舉中,民主黨人憑借“負擔能力”的口號大舉擊敗共和黨候選人。此后,美國政府和共和黨內部就如何回應選民對生活成本的不滿相互指責了數日,特朗普正是在此背景下做出了豁免進口食品關稅的上述決定。
據《金融時報》報道,特朗普豁免關稅之際,多項民調數據顯示其在經濟議題上的支持率低迷。據美國民調網站Realclearpolitics.com的數據,有56%的民眾表示不認可總統在經濟問題上的治理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美國政府所有對外國實施的所謂“對等關稅”均面臨美國最高法院的審查。政府正等待法院是否會裁定特朗普越權征稅并撤銷關稅。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美國最大商業(yè)游說團體美國商會對白宮此次關稅調整表示歡迎,并呼吁采取更多類似行動。美國商會首席政策官尼爾·布拉德利在聲明中稱:“我們鼓勵政府以今日宣布的舉措為基礎,為其他難以從國內渠道獲得的產品提供額外關稅減免,并在關稅威脅美國就業(yè)的領域采取行動?!?/p>
民主黨人則認為,美國政府免除部分農產品關稅的舉措還不足以彌補其貿易政策造成的損害。弗吉尼亞州民主黨眾議員唐·拜爾表示:“特朗普終于承認了我們早已知曉的事實:關稅正在讓美國民眾承受更高物價。盡管此舉或許能緩解政府造成的部分成本上漲,但無法阻止瘋狂關稅計劃導致的通脹攀升、商業(yè)環(huán)境動蕩以及經濟損害等更嚴重問題。”
下一篇:沒有了